期刊简介
本刊的前身是《国外医药:合成药 生化药 制剂分册》,是由国家经贸委医药工业信息中心站、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联合主办的,创刊于1980年,距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主要报道国内外医药工业发展的前沿信息和最新制药技术,为推动我国制药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国家级学术期刊和国内首批批准刊登处方药广告的专业媒体,入选全国学术期刊网。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主办单位: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世界临床药物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918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39/R
邮发代号: 4-30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41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7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世界临床药物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 主办单位: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2-9188
- 国内刊号:31-1939/R
- 出版周期:月刊
-
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关键是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目前批准上市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有两大类: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还存在许多难点和争议.本文就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同时就临床治疗中的难点问题作简要探讨.......
作者:石翠翠;谢青 刊期: 2007- 09
-
抗真菌新药泊沙康唑
近20年来,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抗真菌治疗新药泊沙康唑抗菌谱广,安全性和耐受性好,为深部真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作者:郑建铭;张永信 刊期: 2007- 09
-
喹诺酮类抗菌药在皮肤细菌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进展
皮肤细菌性感染可分为非复杂性、复杂性和其他特殊皮肤感染等.自喹诺酮类药物问世以来,其在皮肤细菌性感染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非复杂性皮肤感染的治疗目前仍以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为首选,喹诺酮类药物则因其抗菌活性较高、耐药性较低而逐渐成为复杂性皮肤感染和其他特殊皮肤感染如糖尿病足部溃疡等治疗的首选.......
作者:范菁;徐金华 刊期: 2007- 09
-
生物黏附聚合物在眼用制剂中的应用
本文对眼用制剂中常用的生物黏附聚合物的作用机制、影响因素、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及其存在问题进行了综述.......
作者:沈雪;姜同英;王思玲 刊期: 2007- 09
-
催眠药艾司佐匹克隆(eszopiclone)
1商品名Lunesta2开发与上市厂商本品由美国Sepracor公司研发,2005年4月在美国首次上市.......
作者:谢单丹 刊期: 2007- 09
-
喹诺酮类药物发展趋势之探讨
编者按:喹诺酮类药物因其具有优异的抗感染作用,已成为近10年来发展为迅速的抗菌药,其药物整体市场规模正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作者:干荣富 刊期: 2007- 09
-
糖皮质激素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
本文阐述了糖皮质激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特别探讨了其在儿童肾病综合征、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支气管哮喘等疾病中的合理应用,有助于规范儿科临床的糖皮质激素使用.......
作者:陈灵;李文娟 刊期: 2007- 09
-
辐射化学修饰剂沙纳唑研究进展
沙纳唑是硝基三氮唑类乏氧细胞辐射化学修饰剂,其不良反应小、放射增敏作用强.本文综述其药动学特点、免疫调节作用、放射增敏作用、化学增敏作用、及其在临床肿瘤治疗中的研究结果.......
作者:吴建龙;李伯南;郭军华 刊期: 2007- 09
-
新型抗抑郁药在儿童青少年临床应用中的评估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的报道显示,世界范围内儿童心理障碍的发生率达20%,其中美国2.5%的儿童和8.3%的青少年患有抑郁症,而且与20年前相比,患病年龄呈提早趋势;13%的儿童和青少年患有焦虑障碍(NIMH).另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显示,仅就全球疾病负担而言,精神疾病负担已经超过疾病总负担的15%,抑郁症在世界范围内是5岁及其以上儿童和青少年致残的主要原因,以残疾调整生命年为指标,抑郁症......
作者:王晶晶 刊期: 2007- 09
-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8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5)和对照组(n=40).治疗组给予LMWH,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及丹参,疗程均为11天.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88.6%,对照组为45%,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改善(P<0.01),但出凝血时间、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作者:杨雁雯;王挺 刊期: 2007- 09
动态资讯
- 1 盐酸环丙沙星缓释片的体外释放与体内吸收的相关性
- 2 药源性胃肠道疾病
- 3 治疗AIDS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
- 4 过敏性鼻炎治疗药 bepotastine besilate
- 5 定量整体放射自显影测定D-甲基苯丙胺在小鼠脑内的分布
- 6 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学术观点和机制研究
- 7 妥洛特罗两种透皮贴剂临床药动学特性及其对临床疗效的可能影响
- 8 LC-MS测定埃博霉素B血浆蛋白结合率
- 9 螺内酯对老年人肾功能影响的研究
- 10 贝特类药物调节代谢综合征血脂异常的作用
- 11 电化学法研究几种丹皮酚凝胶剂的体外经皮渗透率
- 12 胰淀素类似物普兰林肽
- 13 蒙医治疗哮喘的研究进展
- 14 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应用
- 15 Novogen 的抗癌药phenoxodiol口服制剂进入临床研究
- 16 肺癌治疗药他拉泊芬(talaporfin)
- 17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酸激酶抑制剂靶向治疗进展
- 18 血小板二磷酸腺苷受体阻断剂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评估
- 19 体内Pig-a基因突变试验方法的开发
- 20 多肽及蛋白质类药物肺部给药的现状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