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的前身是《国外医药:合成药 生化药 制剂分册》,是由国家经贸委医药工业信息中心站、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联合主办的,创刊于1980年,距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主要报道国内外医药工业发展的前沿信息和最新制药技术,为推动我国制药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国家级学术期刊和国内首批批准刊登处方药广告的专业媒体,入选全国学术期刊网。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主办单位: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世界临床药物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918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39/R
邮发代号: 4-30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41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7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世界临床药物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 主办单位: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2-9188
- 国内刊号:31-1939/R
- 出版周期:月刊
-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随着我国人口的日益老龄化,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正成为老年人的主要致盲眼病.目前,AMD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其中药物治疗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一些已证明有效的药物,包括曲安奈德、哌加他尼钠、兰尼单抗、阿奈可他、贝伐单抗、角鲨胺等的研究现状作一介绍.......
作者:宋蓓雯;吴强 刊期: 2006- 07
-
前列腺素类药物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评估
前列腺素(PG)类药物,尤其是前列腺素F2α(PGF2α)是目前认为具潜力和有效的局用抗青光眼药物,其降眼压(IOP)作用主要通过提高葡萄膜-巩膜途径而非经典的小梁网途径的房水引流来实现,同时其具有良好的夜间降IOP作用,能减少IOP的昼夜波动,减轻IOP波动对视野和视神经的损害.本文就其代表药物的特点加以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赵明慧;邹俊 刊期: 2006- 07
-
鼻息肉的治疗进展
编者按:慢性鼻炎、鼻息肉可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传统治疗方案复发率高,有关病理研究及治疗药物评价,以及新药的研发进展,值得关注.......
作者:赵绪韬 刊期: 2006- 07
-
新型血管生成抑制剂阿奈可他临床评估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50岁以上人群主要的致盲原因.脉络膜新血管形成(CNV)的渗漏,是导致AMD患者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失明的主要原因.阿奈可他(anecortaveacetate,Retaane)是一种新型血管生成抑制剂,能有效抑制CNV生成,稳定患者视力.近年国外多项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显示,其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作用时间长达6个月,安全性较好,是AMD患者治疗的新......
作者:陈秋虹;杨勇 刊期: 2006- 07
-
干眼病的药物治疗进展
干眼病是泪液量或质异常的一大类疾病.传统治疗方法有补充人工泪液、E液保持、促进泪液分泌三大方面.近年来,随着对眼表免疫机制、性激素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针对干眼病潜在病因的治疗有了新的进展.......
作者:柯碧莲;刘皋林 刊期: 2006- 07
-
反义寡核苷酸类药物及给药系统的研究
与传统药物相比,反义寡核苷酸(ASODN)类药物具有高特异性、高效性,低毒、安全,易于设计适合对照物以及合成相对较易等诸多优点.但由于这类药物在体内易被酶降解且细胞透过率较低,临床应用受限.为了解决这些缺陷,一方面通过对ASODN类药物自身结构进行修饰和改造,以提高稳定性和细胞透过率,另一方面通过药物传递系统来帮助ASODN类药物躲避酶的识别,并使之具有一定靶向性,终使更多的ASODN类药物能应用......
作者:于凤波;王思玲 刊期: 2006- 07
-
鼻咽癌治疗药重组人p53腺病毒(rh Ad-p53)
1商品名Gendicine2开发与上市厂商本品由中国深圳市赛百诺基因技术有限公司研制开发,2004年1月在中国首次上市.......
作者:郭文 刊期: 2006- 07
-
多发性硬化症治疗药那他珠单抗(natalizumab)
1商品名Tysabri2开发与上市厂商本品由爱尔兰Elan和美国BiogenIdec公司联合研制,2004年11月首次在美国上市.......
作者:金飞燕 刊期: 2006- 07
-
美国药品价格浅析
编者按:美国拥有较完善和先进的卫生保健制度,它们通过竞争和市场力量控制药品价格,患者能较快地使用好、新的药品.......
作者:刘静 刊期: 2006- 07
-
第二代三唑类抗真菌药物临床评价
编者按:伏立康唑、泊沙康唑和拉夫康唑等第二代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研发成功,克服了第一代三唑类药物抗菌谱窄、生物利用度低及药物相互作用和耐药性等问题,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
作者:崔银珠 刊期: 2006- 07
动态资讯
- 1 自制多西他赛白蛋白纳米粒致豚鼠过敏反应研究
- 2 动物药全蝎的临床功效
- 3 全球生物医药市场点评
- 4 中药抗肝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5 儿童用药安全性探讨
- 6 HIV-1母婴传播的防治进展
- 7 青光眼治疗药物评价
- 8 盘点2004年乳腺癌内科治疗进展
- 9 不应单用沙美特罗治疗哮喘
- 10 紫杉醇类联合氟尿嘧啶和顺铂双途径化疗42例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 11 镇痛药齐考诺肽(ziconotide)
- 12 磺达肝癸钠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合理疗程探讨
- 13 性功能障碍基因疗法的研究颇见成效
- 14 Biogen公司推动心衰治疗药开发
- 15 紫叶丹胶囊治疗二乙基亚硝胺诱导肝硬化模型大鼠的研究
- 16 扶正消疹方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1例临床研究
- 17 餐后高血糖的临床意义及治疗进展
- 18 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进展
- 19 高磷酸盐血症治疗药碳酸镧(Ianthanum carbonate)
- 20 2003年美国药品市场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