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的前身是《国外医药:合成药 生化药 制剂分册》,是由国家经贸委医药工业信息中心站、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联合主办的,创刊于1980年,距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主要报道国内外医药工业发展的前沿信息和最新制药技术,为推动我国制药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国家级学术期刊和国内首批批准刊登处方药广告的专业媒体,入选全国学术期刊网。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主办单位: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世界临床药物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918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39/R
邮发代号: 4-30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41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7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世界临床药物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 主办单位: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2-9188
- 国内刊号:31-1939/R
- 出版周期:月刊
-
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药物治疗进展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由粥样斑块破裂所致.脂核增大、纤维帽变薄和炎性细胞增多为其特征性病理改变.在不稳定性斑块破裂之前,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粥样斑块的形成机制包括内皮细胞激活、脂核形成、低密度脂蛋白(LDL)进入血管壁及其氧化、血管内细胞激活以及纤维帽破损等过程.治疗应针对其细胞生物学变化,如改善内皮细胞功能、降低血液LDL水平,减少血管壁中的LDL、加速胆固醇的逆转运以及抑制LDL的氧化、炎性细胞......
作者:叶金朝;叶菲 刊期: 2005- 04
-
改善多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新药rimonabant
既能减肥又能戒烟的新药rimonabant,可同时改善多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本文简要介绍其作用机制,重点介绍有关临床研究结果.预期其市场潜力极大.......
作者:徐彬 刊期: 2005- 04
-
他汀类药物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多项研究结果证实,他汀类药物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度,对心血管疾病早期二级预防具有有益作用.近期,他汀类药物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应用正日益受到关注.......
作者:王骏;王鸣和 刊期: 2005- 04
-
6分钟步行试验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本文对6分钟步行试验(6MWT)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不全程度、治疗效果和预后评估中的作用作一简要综述.提出6MWT是一种简便、易行、价廉、安全的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治疗效果和预后的方法.......
作者:陈协兴;洪华山 刊期: 2005- 04
-
钾通道激动剂尼可地尔用于高危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
尼可地尔(nicoranil)是ATP-敏感性钾(KATP)通道激动剂,作用与硝酸酯类药物类似,用于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尼可地尔是一种有用的抗心绞痛替代或补充治疗药物,高危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口服尼可地尔疗效确切.......
作者:李新立;卢新政 刊期: 2005- 04
-
A-HeFT研究的启示
A-HeFT研究在美国黑种人心力衰竭患者中直接证实,硝酸酯类药物联合肼屈嗪(抗氧化剂)长期治疗能在已经接受现今抗心力衰竭标准治疗(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显著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长期预后和生活质量.A-HeFT研究的结果并不意味着只有黑种人才能从硝酸酯类药物联合肼屈嗪治疗中获益,并且提示还需要长期艰苦的工作以阐明人类遗传特征与药物治疗反应的关系.......
作者:李勇 刊期: 2005- 04
-
多发性硬化治疗新进展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慢性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特点为病灶多发,常有缓解和复发,病残性大.近年来,治疗多发性硬化的新药不断涌现,大大降低复发频率并减轻病残程度,本文就其治疗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曾丽莉;陈生弟 刊期: 2005- 04
-
H1抗组胺药新进展
H1抗组胺药,曾被称为组胺H1受体阻断剂,除特异性作用于H1受体外,一些H1抗组胺药还可抑制经毒蕈碱能、α-肾上腺素能神经,以及经5-羟色胺受体和离子通道的信号传递.随着对其分子药理学特性的了解逐渐加深,近H1抗组胺药已不再作为H1受体阻断剂,而被重新分类为反相激动剂.目前世界上有40多种H1抗组胺药,其已成为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之一.由于心脏毒性反应,H1抗组胺药阿司咪唑和特非那定不再应用于临床,目......
作者:鞠月迎 刊期: 2005- 04
-
引发肾结石的药物
药物引发的肾结石约占肾结石总发生率的1%~2%,其诱导机制可分为:一是因药物溶解度差形成结石,结石成分全部或部分为药物和(或)其代谢物(表1);二是因药物代谢干扰了草酸钙或嘌呤的代谢,从而诱发结石的生成(表2).具有危险因素(表3,4)的患者,长期大剂量使用这两类药物后,尿中会出现药物结晶,梗阻肾小管,进而发展为肾结石,引起肾绞痛或急性肾衰竭.本文介绍引发肾结石的各类药物及其防治方法.......
作者:崔银珠 刊期: 2005- 04
-
噻唑烷酮类药物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
研究显示合成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配体能够诱导脂肪细胞分化,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口服降糖药物噻唑烷二酮类(格列酮类),通过PPAR-γ依赖性或非依赖性机制抑制各种转录因子如核因子(NF)-κB、活化蛋白(AP)-1、信号转导物和活化T细胞以及早期反应基因1的活性,已被用作细胞炎症和缺血反应的调节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除明显减少浸润的中性粒细胞外,对缺血再灌注后心脏、胃肠道和肺损......
作者:余自成 刊期: 2005- 04
动态资讯
- 1 人血白蛋白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25例分析
- 2 代谢综合征的药物治疗与遗传药理学的关系
- 3 变应性鼻炎治疗药市场预测
- 4 光敏剂5-氨基乙酰丙酸的临床应用
- 5 赖脯胰岛素注射液犬生物等效性研究
- 6 盐酸右美托咪定用于重症监护室镇静的研究进展
- 7 百草枯中毒患者血药浓度与缺氧诱导因子-1α相关性
- 8 冠状动脉再狭窄的药物预防
- 9 阿司匹林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能否同时用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
- 10 以整合素为靶点的抗肿瘤转移药物研究进展
- 11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以铂类为基础的术后辅助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 12 清热解毒中药在冠心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 13 浅淡利用处方权收受医药回扣的法律认定及整治——依达拉奉案例的反思
- 14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药物治疗现状
- 15 临床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ET、NO水平观察
- 16 健脾补肾化痰方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机制探讨
- 17 在肾移植中麦考酚酸酯药物浓度监测研究现状
- 1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研究
- 19 高磷酸盐血症治疗药碳酸镧(Ianthanum carbonate)
- 20 celecoxib与rofecoxib竞争骨关节炎治疗药市场的领导地位